(三)校际合作。两岸部分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校际合作之方式包括学术合作研究、教授交换、图书资料交换、定期举办研讨会等。祖国大陆高校学科门类全,师资力量雄厚,基础研究水准领先。台湾高校资金充沛,科研设备先进,在研究和开发方面有丰富经验,可以优势互补。另外,两岸同名及具有相同历史渊源的学校,如清华大学、东吴大学、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师生间的交流、学术讨论情况也形非常热络。 台湾学生赴大陆就学逐渐增多 祖国大陆热情欢迎台湾学生来大陆读书,本着“保证质量,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原则,祖国大陆于1985年开始办理招收台生的工作。台生可报考祖国大陆除军事院校外的所有高校,落榜生可入预科班学习,台生可向学校申请进修和旁听,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台生可申请插班读本科。1987年由台湾前往大陆就学的人数仅1人,1989年增至12人,1990年增至180人,1993年后人数开始直线上升。1996年,国家教委等八个部委联合发出《关于为在祖国大陆(内地)学习的台港澳学生提供方便条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台生在大陆学习“应视为国民教育,享受国民待遇”,在交通、住宿和购买旅游景点门票等方面享受与大陆学生同等的待遇,品学兼优的学生享受国家和学校发放的奖学金。据统计,自1987年招收第1名台生到2002年累计共招收台生共4000多人,包括博士、硕士、本科、预科、插班生和进修生等多种层次,就读专业也由传统中医、古汉语、历史等扩大至经济、金融、贸易、法律等多学科。培养了一大批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熟悉祖国大陆情况的台湾学生。 但是台湾当局却严格限制台湾学生来大陆学习,规定“台湾地区、大陆地区及其他地区人民、法人、团体或其他机构,不得为大陆地区之教育机构在台湾地区办理招生事宜或从事居间介绍之行为,凡违反者要处以一定惩罚”。在入出境申请方面,台湾适龄男青年必须服完兵役才可出境,限制了他们来大陆学习的机会。由于种种限制,祖国大陆的学生目前还不能到台湾就读。台湾当局曾于1997年10月宣布采认祖国大陆73所大学学历,不久又突然宣布“暂缓承认”并将此计划无限期搁置。台湾当局把“戒急用忍”政策扩大至教育交流等领域,将教育交流泛政治化,严重损害了已经获得和正在攻读祖国大陆高校学历的台湾学生的权益,限制了台生来祖国大陆接受中华文化教育的权利。 虽然台湾当局至今不肯承认大陆学历,但仍然阻挡不住台湾民众到大陆求学或深造的脚步。近年来,随着大陆投资热、移民热,飘过海峡负笈大陆重点大学的台湾同胞也逐年递增。不少专业人士基于大陆专业知识需要或当地人脉布局,甚至不惜暂时放下手边高薪工作,一心要赴大陆上学深造,一些知名的政治人物和“民意代表”也抽空到大陆研究所攻读。只要走进台北市敦化南路的诚品书店,有关“留学”大陆的指导性书籍赫然在目,《“留学”大陆抢先报》、《如何赴大陆“留学”》、《轻松进北大——考取北大完全手册》……随眼看去就有六七种。岛内一家人力资源网站的最新调查也显示,想读EMBA课程的台湾民众中,近六成有意愿去大陆攻读。受访者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与大陆厂商交流机会多”,还有不少人认为大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文凭比台湾的强。 两岸宗教交流 近年来,随着两岸民间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岸宗教界的交流也一直通过多种渠道在进行,许多大陆佛教、道教及民间信仰组团赴台交流,如在台湾举办妈祖文物展、佛教界著名法师及藏传佛教高僧入岛弘法等,密切了两岸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联系。 “妈祖文化”目前已经成为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精神纽带。近年来,海峡两岸掀起一股方兴未艾的“妈祖热”,前往福建湄洲岛妈祖庙进香朝拜,成为许许多多台胞的平生夙愿。为了扩大“妈祖文化”在台湾的影响力,作为妈祖文化发祥地的福建,1994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吸引了近万台胞进岛进香祭拜妈祖。1997年福建湄州妈祖庙组织“妈祖金身巡游台湾”,该活动共举办了100多天,巡游了19个县市,受到成千上万“妈祖”信徒的虔诚朝拜,在台湾岛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2000年后,两岸妈祖文化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仅2000年300人以上的台胞赴湄洲的“进香团”即近30个。2000年7月,台湾省台中县的“大甲妈祖”回湄洲妈祖庙的谒祖进香团规模极其庞大,随行的信众多达4000人之多。同行的“立法委员”表示,“大甲妈”这次寻根之旅,代表中国文化的血缘关系是没有办法否定的。2001年5月,湄洲妈祖金身首次直航巡游金门,是继1997年巡游台湾本岛后的又一两岸妈祖文化的交流盛事,此次直航启动了湄洲3000吨级对台客运码头,实现了湄洲与金门的客运直航。2001年7月,泉州天后宫妈祖直航澎湖进行民间民俗文化交流,拉开了泉州与澎湖海上直航的序幕。 台湾佛教,根在大陆是不争的事实。据悉,台湾有五千多座佛教寺庙,每座寺庙几乎与福建佛教寺庙都有不解之缘,因此在交流中,两岸佛教徒都有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虽然台湾的佛教组织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在大陆设立分支机构,但台湾佛教界通过在大陆出版著名高僧的佛学著作、开设道场讲授佛经,以及进行各种赈灾、医疗支援等方式和途径,建立起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而大陆佛教界人士也多次到台湾参观访问,佛光山编辑出版的学术期刊《普门学报》,有三分之二的文章都出自大陆佛学研究者之手。2002年6月,海峡两岸宗教界又有一桩盛事,即西安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台供奉。这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九大奇迹之一的中国国宝佛指舍利,在两岸人士的戒护下,由西安经香港送抵台北,受到岛内民众空前盛大的欢迎,沿途数百万信徒夹道膜拜。佛指舍利先后在台北、台中及高雄各地,展开了为期37天的瞻礼,引起广大的反响,成为两岸佛教交流的新起点。随着两岸宗教交流的日益频繁,两岸信徒也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化艺术交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