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敦化市雁鸣湖镇小山村落后村打造鱼米之乡 中国农业网 时间:2014-11-11 9:57:00 来源:延边网 阅读数:374
【导语·中国水产网】敦化市雁鸣湖镇因雁鸣湖而得名,并享誉省内外。雁鸣湖镇的小山村更是风景秀丽、水天一色,令人流连忘返。“4年前,小山村的村路还是土路,晴天飞尘,雨天泥泞。现在 ,村里的土道变成了水泥路,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现在很多事儿,是俺们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 敦化市雁鸣湖镇因雁鸣湖而得名,并享誉省内外。雁鸣湖镇的小山村更是风景秀丽、水天一色,令人流连忘返。 “4年前,小山村的村路还是土路,晴天飞尘,雨天泥泞。现在 ,村里的土道变成了水泥路,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现在很多事儿,是俺们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在小山村1200公顷有机大豆科技示范园区,村民程国强正在自家的田地里忙碌着。“这就是我家的15公顷大豆,如今年收入可达24万元左右。”程国强介绍说,他在村里一直种大豆,之前种植大豆没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收入不是很高,直至2010年新的村两委班子成立以后,结合小山村土壤优良、水质好等特点,引导村民种植优质大豆,从播种到收割都采用生态种植,大豆品质优良,价格最高时每公斤达到2.5元。 “小山村依山傍水,发展水产养殖业是我们的优势。”在该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小山村党支部书记史学良正和村民探讨发展养鱼业的新路子。史学良于1990年买断小山渔场,在该村大力发展淡水鱼养殖业,几年下来,小山村成立了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30多户,养殖淡水鱼20多种,合作社成员增收达50万元。 “养鱼走老路子不行,必须另辟蹊径才能有发展。”史学良告诉记者,在雁鸣湖镇从事养鱼业的村庄不在少数,养殖的品种相差无几,如果都在夏季打捞,不但挣不到钱,还很有可能赔钱。针对这种情况,史学良和村民尝试冬季捕捞,不仅降低了经营成本,还因反季销售卖出了高价,村民们真正尝到了致富甜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0年之前,小山村一直是雁鸣湖镇的落后村,2010年,新的村两委班子带领全体村民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增产增收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不到一年时间,小山村的整体收入跃上了全镇第一名,先后被省、州、市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农村环境整治先进村、市级文明村、镇级模范村。 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 投稿邮箱:service@agronet.com.cn 中国农业网编辑:agronetcjc[ ]
转发到:
相关新闻更多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以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请相关作者见稿后及时来电或来函与“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联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