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敦化市街区“网格化”管理做到“三个最优”
时间:2015-03-10 21:55来源:网络 作者:敦化信息港 点击:
次
吉林敦化市街区“网格化”管理做到“三个最优”--中国共产党新闻
为进一步深化街区体制改革,打造科学化、便捷化和人性化的新型街区运行模式,敦化市在经过深入调研、先行试点、反复论证和完善机制几个环节之后,在全市4个街道、19个社区全面推行了街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并努力做到了“三个最优”。
科学整合,做到资源利用最优。坚持科学、合理、节约和最优原则,对街区各方面资源重新进行了整合。重组撤并社区,将原来的37个社区撤并为现在的19个,使社区设置更趋于合理化,便于服务管理;对社区办公场所与基础设施重新进行配置,将空闲出来的办公场所用于拓展服务项目、增设社区居民娱乐场所等,既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又方便了社区居民。目前,全市各街区办公场所与基础设施利用率达到了100%。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围绕街、区、片、块四级管理体制,重新调整配备民政、司法、计生、统计、社会保险、妇联和劳动保障等领域工作人员,做到按需定岗、按岗定人,建立个人服务“责任区”。具体为,在街道设立事务受理中心,选配专职工作人员2名;在街道下辖各社区设立事务受理站,由社区书记担任站长,配备1名专职人员负责受理站内的日常事务工作;在每个社区内又划分若干个片,由社区副主任负责主抓各项事务;每片又分解成若干个块,每块配备1名“块管”人员。整合台账资源,对各类信息实行统一采集、综合管理、一户一册(表)、集中共享模式,并实行动态化管理,定期进行更新完善。
建章立制,做到管理水平最优。为使“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作用,建立街、区、片、块四级工作职责,分别明确了街区受理中心和社区受理站及每名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制定实施《街区工作者考核细则》,对社区工作人员实行周考核、月考核和年终考核,制定服务对象意见反馈制度,接受广大居民的监督和评价。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工作督导制、承诺践诺制、考核奖惩制和联合协作制等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去规范工作行为。推行“一线式”管理和“层级”管理模式,一级负责一级,下级为上级负责,“一线贯穿”、点面结合,使管理服务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落实“一线工作法”,街区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到“网格责任区”现场办公,深入社区角落、进入居民家中访民情、问民愿、查民意、解民难,实行“一对一”、“面对面”、“心贴心”服务方式。加强教育培训,每月开展一次“网格化”管理研讨交流班,交流经验、研究措施、总结经验,促进社区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升。加大资金与设施投入,高标准配齐配全办公管理设备、宣传器材、通讯设施、交通工具等必备办公用具,将现代化管理理念融入日常管理之中,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
便民利民,做到服务质量最优。将社区各项服务项目全部“放”进“网络”之中,使“网格化”管理内容更充实、效率更优化、服务更便捷。坚持“全覆盖式”服务,分层次进行问访。低保家庭、优抚对象、二级以上残疾家庭、空巢、孤寡老人为一类服务对象,每周走访1至2次;二级以下残疾家庭、两劳释解、重点上访户、@轮功练习人员、低保边缘户为二类服务对象,每月走访2次;下岗失业、中低收入家庭、新婚育龄妇女为三类服务对象,每月走访1次;以上三类之外的其他家庭为四类服务对象,每季度走访1次。坚持分类别服务,区别进行对待。将服务内容分成政务类服务项目(包括办理再生育证、城镇低保初审、临时困难救助、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申报小额担保贷款、协办公证、代写法律文书等)、社会事务服务项目(包括法律咨询援助服务、家政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代理中介服务、居民应急服务、家电维修服务、代办服务等)两类,每一项服务均做到效率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坚持便捷服务,优化服务流程。以精细化管理和运转高效的理念,对各项工作流程逐一进行规范细化,减化繁冗环节,承诺办结时限,采取即办、协办、送办和约办等方式,做到简易事项直接办、一般事项承诺办、特殊事项联合办。坚持自愿原则,组建群众参与、服务功能齐全的志愿者队伍,定期组织培训和轮训各级“网格化”管理人员和志愿服务人员,提升服务水平。目前,敦化市街区“网格化”管理切实做到了户户有人问、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帮,业务办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项项有结果,社区居民满意率达100%。(吕清浩)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