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信息港|新闻|供求|民生热线|旅游|交友|天气预报|金鼎大佛|六顶山

敦化信息网

敦化信息港|敦化新闻网|敦化信息网|民生热线
当前位置: 主页 > 敦化新闻

黄泥河供电所里的“三大怪”

时间:2011-10-27 19:30来源:敦化新闻网 作者: 点击:
黄泥河供电所里的“三大怪”
    (特约记者 苗学伟)“对供电所来说,实实在在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这就是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体现。”省州公司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重心下移到供电所后,敦化市农电有限公司黄泥河供电所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用心思考、用心工作、用心服务,成为员工们的自觉行动,这个所很快成为敦化农电公司各供电所学习的标杆。近日,到黄泥河供电所采访,发现了三件怪事。     工具包里藏车胎     大家知道,农电工人人都有个工具包,里面无非是安全带、钳子、电笔、绝缘胶布等物品。然而,黄泥河供电所农电工的工具包里却多藏了一样东西——摩托车备用车胎。     原来,黄泥河供电所管辖的用电村地处偏远山区,山路弯弯曲曲不说,还有许多乱石,农电工骑摩托车上门服务时,车胎经常被扎破,而附近又没有维修点,给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一次,一名农电工接受客户电话报修去处理故障,走到半路上摩托车内胎被扎破了,等他推着车赶到现场时,客户因长时间等候心中不满,朝他狠狠发了一通牢骚。     “既然承诺了客户,就该践行诺言。”针对这一问题,所里专门召开“诸葛亮”会,集思广益想出了解决办法,就是为所有农电工配备了摩托车内胎,并请来专人传授换胎技能,路上一旦出现扎胎自己立即换上,以免耽误工作。从那以后,农电工的工具包里就多了这一物件,大家再也没有因为摩托车扎胎耽误过服务。     小话匣子随身带     “小话匣子又开始广播啦,咱们快去听听!”10月22日,团山村的村部门口呼啦一下聚满了人,大家跷脚竖耳认真收听农电工的“广播讲话”。这个供电所的农电工进村服务或检查巡视线路时,都随身携带着一个广播喇叭,走到哪宣传到哪,广播喇叭声音大,很是招人。     黄泥河供电所针对各村屯农户居住比较分散,遇到要挨家挨户宣传上级下发的通知等工作时十分不便的实际,采纳农电工杜玉庭的建议,为每名农电工配备了一个小话匣子。这东西既方便携带又能扩音,农电工进村时用上它,村民们都能听到,不仅方便电费收缴,还能宣传电力法规和安全用电知识。     小话匣子一响,村里群众都主动跑到街上,特别愿意听,实现了与群众面对面接触。距离拉近了,关系密切了,工作也顺溜了。现在,“小话匣子服务”在黄泥河镇已经成为一道风景。     黑木耳雇人采     农电工于方淳家里种了2万多段黑木耳,因为今年秋耳片大,肉厚,采购商一眼便看中了,要他尽快采摘下来,晒干后以高价收购。     价高换钱多,本是件好事,而于方淳却高兴不起来。因为现在正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他每天从早到晚都要忙活着施工,根本没有空采摘,于是就产生了雇人采摘的念头。为此,他以每天120元的工资雇用了两名劳力采摘。虽然问题解决了,可算起来,他要支出两千多块钱,木耳价格虽高,实际收入却少了。     黄泥河供电所共有20多名农电工,几乎家家都种有黑木耳,今年黑木耳雇人摘是大家的普遍行为。对此,亲戚朋友们十分不理解,他们却说:“农网改造升级是民心工程,咱自己损失这么俩钱没什么,自己吃点亏总比影响大家伙儿的事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